陶都五矿
为推进全区陶土资源保护性开采工作,目前我司拥有五个陶瓷粘土矿山采矿权,其中陶都二矿开采作业面已基本形成,既达到保护资源的前提,又满足陶瓷企业的原料需求。现就陶土开发利用情况做如下汇报:一、陶土资源基本情况(一)陶都公司陶土资源分布现状我司陶都一矿位于荣昌区广顺街道李家坪村九社,面积0.69km2(1035.3亩),储量99万吨,生产规模为8万吨/年,采矿权出让年限9.2年。陶都二矿位于荣昌区广顺街道李家坪十一社,面积0.46km2(683.85亩),储量98万吨,采矿权出让年限11年。陶都三矿位于荣昌区广顺街道李家坪社区,面积0.2380km2(356.85亩),储量87.9万吨,采矿权出让年限9.9年。陶都四矿位于荣昌区广顺街道李家坪,面积0.1980km2(296.55亩),储量94.5万吨,采矿权出让年限6.5年。陶都五矿位于荣昌区荣隆镇玉久村十一社,面积0.1960km2(239.25亩),储量(333)87万吨,采矿权出让年限9.8年。以上一、二、三、四、五矿总计面积1.782平方公里,总储量466.4万吨。 从已知矿产地和开发利用报告情况来看,上述矿种均可用作日用陶、工艺美术陶等原料,且大部分陶矿主要集中在广顺街道白庙村区域。现目前陶都二矿已获取《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件,我司是全区唯一具备合法开采陶矿资质的单位,同时也形成对陶矿资源的有效控制和保护。随着陶瓷企业对陶矿原料需求量增加,陶瓷产业本地原材料供应短缺,私挖乱采、非法买卖陶土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资源破坏流失的现象尤为严重。二、陶瓷企业需求情况(一)陶瓷企业数量 全区现已有陶瓷企业70余家,其中形成一定规模企业26家,另还有在建即将投产的重庆恒隆陶瓷和已签约的河北惠达卫浴、广东金意陶等陶瓷类项目,每年都需大量的原材料保证生产。(二)陶瓷需求情况 2017年荣昌陶瓷产业消耗青石、石英砂、陶泥等原材料就达198.9万吨。其中,安富境内主要生产酒坛的大型企业,如重庆国坛陶业有限公司、重庆市鸦屿陶瓷有限公司等主要使用本地陶土,陶土年用量在6万吨左右;生产酒瓶的大型企业,如重庆国艺陶瓷有限公司、重庆宇森陶瓷有限公司等主要使用永川等地的白矿,荣昌本地红矿用量偏小,年用量在100吨左右;生产陶瓷砖瓦大型企业,如恒隆陶瓷和唯美陶瓷公司等,陶土年用量50万吨左右。(三)陶瓷企业原料采购情况 目前许多企业大多数陶矿原料属于区外采购,原材料采购量大低廉,附加值不高。三、陶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建议1.加强陶土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对陶土开发加工的技术支持。陶土加工技术的改进及普及程度的加深带来附加值的提升,为陶土加工行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2.为陶土开采加工行业与制陶业之间建立信息服务站,实现供需平衡。市场信息畅通,有利于陶土开采加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3.请区经济信息委帮助摸清全区陶瓷企业对各类原材料(如砂矿、页岩矿、精陶泥、日用陶泥、陶土尾矿等)需求,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按需定产。4.实施综合开采,分类利用。根据各处陶土矿山的实际构成土质,制定开采方案,按企业需求分类提供各类陶土原材料。如中间层是精品陶泥,主要提供给生产工艺陶的企业;下层土质紧密,主要提供给生产酒缸等日用陶的企业;上层页岩和其他陶土尾矿,则主要提供给生产琉璃瓦的企业。四、存在的问题1.未成立陶矿开采领导小组,陶矿具体开采计划、目标、销售价格不明确。矿种涵盖种类较多,销售价格在多重领导机制下,不能及时随市场变化。2.正规合法渠道开采单位定价高于目前市场价额,较多数企业很难接受。3.陶矿开采现场土地纠纷等问题,造成开采成本较高。4.缺乏固定的试验研发场所、陶土研发机构人才及研发经费。招贤纳才,人才是企业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由于荣昌陶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陶瓷开发应用人才、釉料研发应用人才、各类工艺美术人才等高新技术人员。5.由于荣昌陶处于初步阶段,所接触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少,科研也没有,因此对陶瓷行业的分类研究不足、长远认识不深、行业信息了解甚少,导致发展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可借鉴学习的面较窄。拓宽视野,委派相关人员多出去学习,掌握行业信息和试验室发展动态方向是很有必要性的。五、下一步的计划1.全面配合区国土依法打击荣昌区内私挖盗采现象,及时向区国土资源局主管部门报告。2.掌握具体的矿层位置、赋存条件、科学精准的开采、有效节约租地投资、减少开采成本。3.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一是积极引进陶土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实现陶土资源的专业开采和利用;二是引进开展陶土检测、鉴定、配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机构,以实现陶土的精准利用,提高陶土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分类:
地址:
荣昌区荣隆镇玉久村十一社
储量:
87万
出让年限:
9.8年
泥土种类:
朱丹红泥、紫精泥、丹桂红泥、枣红泥、青灰泥、铁红泥
详细信息
朱丹红泥
朱丹红泥是安富陶矿中比较纯正的陶土之一,因其烧成颜色呈现朱丹色,顾命名为朱丹红泥。矿料产于浅表泥层,埋藏深度4米,属于半风化状的杂色粉砂质矿。矿料外观质地不均匀,易碎不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矿料色泽杂乱。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好,烧成后呈朱丹色,胎质细密光润,色泽比较纯正,烧成温度在1140℃左右,经一定高温会产生颜色变深现象,收缩比在5%左右。

合欢茶壶
70%朱丹泥混合30%紫精泥
颗粒细度:40目 1140℃

紫精泥
紫精泥在矿区分布范围较广,埋藏深度7米,是手工拉坯工艺制作荣昌陶产品的首选泥料。矿料呈紫褐色致密块状,粘结性好、颗粒质感较好、易碎略坚硬、成型时较粘、含有少量白色云母碎片,矿料上有紫黑色的斑纹状。熟泥可塑性较好,烧成后呈红棕色调,胎质色泽效果十分纯正,胎质坚结致密。烧制温度需要1130℃左右,经一定高温会产生发黑现象,收缩比3%—7%之间。

紫精泥
颗粒细度:60目
烧制温度:1145℃

丹桂红泥
丹桂红泥在矿区分布较广,因其烧成颜色犹如八月的丹桂花,故命名为丹桂红泥,埋藏深度9米。矿料外观呈黄灰色致密块状,质坚如石,不易风化裂解,表面含有微细白色云母碎片,夹含暗红色及锈色斑纹状,断面略呈粗砂状。烧成后呈丹桂红色,经一定高温可呈暗红色调,熟泥可塑性差,成型时较酥,制作时沙性较重,不适宜单独制作工艺美术陶,目前处于瓷砖材料可行性研究阶段。烧制温度需要1150℃左右,收缩比2%—5%之间。

40%丹桂红泥混合60%枣红泥
颗粒细度:60目
烧制温度:1135℃、1150℃


枣红泥
枣红泥埋置较浅,埋藏深度2—3米属风化陶土,泥料较嫩,因其烧成颜色红如枣,顾命名枣红泥。矿料色泽纯正、粘结性好、颗粒质感较少、吸水性强、表面有少量透明蜡质感、含有少量云母碎片。烧成后呈枣红色、褐红色等色调,胎质细密光润,色泽效果十分细腻丰富,一般烧制需要1145℃左右 ,经一定高温会产生发黑发暗等现象,收缩比3%—5%之间。

枣红泥
颗粒细度:60目
烧制温度:1140℃

青灰泥
青灰泥在矿区分布较广,因其原矿颜色呈现出青灰色,顾命名青灰泥,埋藏深度6米。矿料外观呈浅灰青色泥砂性致密块状,易碎略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熟泥比较细腻,可塑性较好,制作时较粘,成型性能较差。烧成后呈橙红色调,外观成色较好,但胎质结晶程度较高,变形率较大,不适宜单独制作工艺美术陶,目前处于瓷砖材料可行性研究阶段。烧成温度在1180℃左右,收缩比3%—5%之间。

40%青灰泥混合60%朱丹泥
颗粒细度:60目
烧制温度:1155℃

铁红泥
矿料外观呈褐紫红色调,含有少量白绿色云母碎片,有紫褐色斑纹状,易碎不坚硬。熟泥可塑性好、易成型,制作时略带砂性,颗粒感较为突出。烧成后呈铁红色调,胎质颗粒质感较强,肌理粗而不糙,暗透光泽,经一定的高温呈紫黑色调。烧成温度在1130℃左右,收缩比5%—10%左右。经检测分析,该矿料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元素钾、钠、钙、镁、铁、锌、硒等。
其中由以锌、硒元素含量较高,用其制成生活用陶产品特别有益健康。
该矿料适用于各个领域,也是我司着力推广接轨陶产业市场的主打陶泥之一。铁红泥是一种新型环保低能耗陶泥材料,其原矿分布最为广泛,遍及荣昌各地。陶产业推广使用铁红泥,可直接保护原矿或少开采其它原矿。铁红泥特别适用于即将推广使用的红坯瓷砖产业(已销售价:3000元/吨)
目前,该陶泥应用于:荣昌区安陶小镇游客中心景区陶罐形大门主体贴片、学生的体验用泥、荣昌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用泥;也适用于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至乐”工作室的作品制作。(客户反响良好)。

铁红泥第一批试验作品
颗粒细度:60目


陶都
红泥
烧成
其它产业
我要咨询